新闻中心

“新”常州向未来华体会体育

2023-11-20 04:15:0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刚刚过去的“双节”长假,全国新能源汽车出行量创下历史新高。在常州,无论选择哪种出行方式,都绕不开新能源——

  从遍布大街小巷的新能源共享单车,到畅销热卖的新能源汽车,再到拉风的双层新能源巴士,甚至地铁的屋顶也装上了太阳能光伏板。

  “连我们最出圈的恐龙都在跨界搭配新能源。”一位在常州跑了5年多网约车的司机表示,以前向游客介绍常州特色总是恐龙园、青果巷,现在他更愿意和客人们侃侃常州随处可见的“新能源风景”。

  “我们抢抓风口、提前布局,推动新能源产业形成‘发储送用’生态闭环,产业集聚度全国第4、投资热度全国第1,去年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产值5109亿元、今年将达6500亿元。”在2023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市委书记陈金虎隆重介绍新能源之都的建设蓝图,邀请海内外客商“共享产业新机遇”。

  当风一吹转出电,当一束阳光集成能,当一滴水分身出一缕氢……新能源产业正在重构经济地理、重组创新版图、重塑生活方式。在常州,新能源从产业场景变为城市风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新能源时代,已经到来。

  在天合光能展厅里,陈列着一块打破世界纪录的太阳电池。“这是业内第一次实现大面积产业化N型单晶硅i-TOPCon组件窗口效率超过24%,也是天合光能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上第25次刷新世界纪录。”天合光能副总裁、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冯志强介绍。

  天合光能设立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引进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层次人才,形成了超强研发团队;并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院校和研究机构长期合作。

  如今,天合光能生产的光伏组件已遍布全球,矗立在山川高原间,为千家万户送来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

  光伏电池仅仅是常州新能源产业序列中的一个成员。在这条新赛道上,常州正在推进氢能“制储运用”全链条发展,加速挺进氢能这个“千亿级”产业。

  一杯水,插上电,几小时内就能产生分解出足够做动能的氢气。这不是魔法,而是永安行生产的家用微型制氢充氢一体机。

  公司氢能市场负责人王兵介绍,这个机器只需要加入两百毫升的纯水,大约1.2度电就能制备一瓶氢气,能够助力自行车续航50公里到60公里,成本不到2块钱。关键是这种动能不需要消耗任何矿产,零碳排放。

  新能源要用得便宜,更要用得方便。作为动力电池产量大市,全球每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搭载“常州造”电池。如何缓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常州也找到了答案。

  位于溧阳的卫蓝新能源是一家从事固态电池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公司已经研发出能量密度达360瓦时/公斤的半固态电池,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在业内属于“天花板”级别。值得期待的是,蔚来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会搭载这款电池。

  从高校书架到市场货架,卫蓝新能源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科创“天团”支持。目前,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等13家高端科创平台先后落户溧阳,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如同具有强大内核的电子,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带动“发储送用”全链条产业蓬勃发展。

  今年1-8月,我市光伏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30.1亿元、增长9.56%。

  今年1-8月,动力电池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107.6亿元、增长17.7%。

  作为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常州变压器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今年1-8月,新型电力装备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超547.3亿元、增长8.7%。

  今年1-8月,常州新能源整车完成产值超839.5亿元、增长157.8%,新能源整车产量39.4万辆,约占江苏三分之二。

  今年1-8月,全市新能源产业已落户项目200个,总投资超900亿元;新能源储备项目199个,其中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重特大项目6个。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企业在常州扎根落户、并且投资热度持续不减,创新能力不断刷新,常州的特殊吸引力在哪儿?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很有发言权。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是光伏产业的核心材料,被称为光伏材料“皇冠上的明珠”。过去,这种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国内产华体会体育品只有5%的份额。

  2015年,聚和新材料抱着打破国外垄断的想法落户常州。对于一个初创企业而言,融资是难题。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蒋安松表示:“在资金最紧张时候,是‘龙城英才计划’的450万元奖励解决了燃眉之急。”他和合伙人深受触动,扎根常州,他们选对了。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常州及时给予土地、资金、人才的扶持政策。成立短短8年时间里,聚和新材料就做到了全球市场40%的份额。目前,公司年产银浆可达三千吨,产值约为150亿元到200亿元。

  企业的“创新自驱”,政府配套的“温室孵化”,还有整个城市建立的新能源“生态圈”,为常州新能源产业厚植了蓬勃生长的沃土。

  截至今年6月底,常州上市公司累计94家,融资总额超1739亿元,其中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38家,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等产业,有3400多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实现邻里链上配套。

  技术赋能让生产结构得以重建,让用能方式得以重构,眼下能源变革正在重启,需要更多的科技创新、更多的精诚合作。

  聚能成势新高地,开放创新向未来。在2023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围绕新能源产业,我们看见了很多新面孔、新合作,也会收获更多新机遇、新可能。

  本届洽谈会新能源产业成为投资热点,18个签约项目中有10个新能源产业项目,总投资310亿元;

  洽谈会期间,将举办14场专题推介活动,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未来能源大会、先进负极材料创新论坛等会进一步汇聚创新要素;

  常州发布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以撬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新能源行业客商云集,参会的新能源行业相关嘉宾人数超过参会总人数的一半,新能源之都热力十足。

  世界经济的每一次重大转型,都与能源变革息息相关。当今世界进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技术变革的加速期,谁掌握了新能源,谁就发展的主动权。

  今天的常州,到处可见蓬勃的发展热度,到处可感澎湃的产业生态力量,瞄准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两个超万亿”的目标,常州正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可以相信,聚焦常州就是聚焦风口,携手常州就是携手共赢,随着新能源产业聚变效应不断显现,资本、创新、产业要素会在这里跑出“加速度”、共拓“新蓝海”。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