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华体会体育品牌化发展——盐城:无限“风光”向“蓝海”

2023-11-23 12:22:2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华体会体育2023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11月20日至22日,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盐城举行,这对深化中欧能源合作,推动海上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意义深远,对盐城而言,一幅新能源世界级产业融合的实景图正在黄海之滨徐徐铺展。

  “盐城是中国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拥有‘风光火气氢’一体发展的综合能源优势,可提供丰富的绿能和I-REC国际绿证。”今年盛夏,盐城市经贸代表团拜访德国跨国公司,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在参观考察博世、林德等公司时,全面推介盐城“风”“光”比较优势,深化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合作,推动零碳产业园建设,同时向德企发出“携手打造绿色电力、绿证交易先行区和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热情邀约。

  近年来,盐城全面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抢抓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绿电资源科学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实现了新能源产业规模和开发规模“两个翻番”和“两个破千”的历史性跨越,新能源产业已成为盐城最具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

  走进位于东台市的“风光渔”互补产业基地,海滩上“风车”林立,其下光伏板鳞次栉比,鱼虾在光伏板下嬉戏游弋。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发电、下有水产养殖,壮丽的产业景观为沿海滩涂增添了一道亮色。该基地自建成以来,年均发电量近1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消耗4万吨标煤。基地利用“风光效应”最大限度实现低碳减排,同时沿海大面积滩涂得到有效利用,近海养殖业效益提高。

  盐城拥有江苏最长海岸线和最大海域面积,沿海风能资源丰富,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是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而且太阳能资源富集。源源不断的能量在这里汇聚,最终转化为绿色能源,成为盐城产业发展的新赛道。数据显示,海上风电可开发容量近3300万千瓦,光伏可开发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坐拥如此丰富的资源禀赋,盐城积极探索与宏观大局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吻合的绿色发展之路,将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有机结合,掘金“千亿蓝海”,中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际绿色能源城市强势崛起。

  10月7日,首台100%国产化大风机——远景能源最新海上低风速样机在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下线。该系列机型是适合江苏、山东、浙江等海域的最佳机型,助力客户获取更优度电成本。

  花10年时间,远景能源实现了从2013年竖立首台海上风机到2023年实现大风机100%国产化。风机国产化的背后,是企业研发投入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自信,以及在技术创新、测试验证、工程制造、供应链协同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正是怀着这样的不懈追求,盐城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征途上不断收获新成果。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之一,在大丰区境内的江苏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近日传出喜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最长风电叶片SR260型叶片首套下线米,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作为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盐城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占全国40%以上,叶片产能约占全国20%,构建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

  不仅风电,盐城光伏产业同样可圈可点。电池片和组件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城市第一,集聚天合、阿特斯、协鑫、润阳、通威、晶澳等光伏行业中国前10强企业中的8家,以及百佳、鹿山、小牛等一大批配套产业领军企业,覆盖硅片、电池、组件、辅材、智能设备等装备制造关键领域。

  截至今年10月底,盐城新能源发电总装机、风电装机、光伏装机规模分别占江苏22%、41.5%、10.7%,规模均列江苏第一。

  历经十多年努力,盐城在新能源领域终于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拥有该领域多项“第一”:

  ——新能源装机容量连续13年位居江苏第一,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35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规模554万千瓦,占全国20%、全球10%,被誉为“海上新能源第一城”。2022年,新能源发电量26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是全省首个清洁能源高比例消纳试点示范城市。

  ——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达189家,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形成风电光伏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其中,风电产业链条全球领先,集聚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整机龙头企业,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占全国40%以上。

  ——建有全国首家厅市共建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金风科技牵头的“国家能源海上风电重点实验室”入围国家能源局能源研发“赛马争先”创新平台名单,先后集聚国家级创新平台4家、省级创新平台35家,承担国家863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近50项。

  ——“十四五”期间,海上滩涂光伏、海上风电规划可开发容量分别达到450万千瓦、近900万千瓦,分别占江苏35.6%、79.9%,深远海探测的海上风电可开发容量约2400万千瓦。

  面向“十四五”,盐城提出两个“2000”的发展目标,即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着力打造引领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新高地,独特的绿色能源正转化为现实的发展胜势。

  “盐城是江苏未来重要增长极和‘蓝色板块’主阵地,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和勃发活力。”11月13日,盐城市市长张明康在盐城(珠三角)投资环境说明会的致辞中表示。

  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是实现省委赋予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的“破题之钥”。制胜新赛道,盐城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低(零)碳产业园建设,而海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正是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题中之义。

  产业基础坚实、开发应用全国领先、海上风电全国领跑、风电链条全球领先、光伏规模全国首位、龙头企业领航作用凸显……“风光名城,绿能之都”,盐城坚定不移将新能源作为盐城的名片产业来打造。

  2021年,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盐城承办了首届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吸引大批全球能源领域的权威机构、领军企业、行业精英来盐城对话交流,开启中欧能源领域合作新征程。

  如今,中国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合作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射阳港区与丹麦曲博伦港、格雷诺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丰港区建成中国风电叶片出口三大基本港之一,远景、金风分别在丹麦、德国建设全球研发中心,风电整机、光伏组件等产品远销欧盟十多个国家……乘着国家产业政策的“东风”,盐城国际开放合作“走出去”的步伐更快更从容稳健。

  这场双向奔赴互动频繁。9月9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来盐城考察交流,对盐城围绕可再生能源领域,持续探索“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高度评价,并期待与盐城在项目研究、人员沟通等方面深化合作与交流。

  绿色发展,动能澎湃。“风光名城、绿能之都”正以奋进者的姿态,领跑者的风范,在世界新能源产业版图中嵌入“盐城坐标”。周斌表示,盐城将铆足勇立时代潮头的担当和定力,抢抓机遇,进一步打响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品牌和影响力,用实际行动坚决落实好习对江苏工作的重大要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