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高原乡村“蝶变”的青海密码华体会体育

2023-12-12 09:50:3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华体会体育“过去,村里养殖合作社的羊靠草料喂养,每月需要花费10多万元。现在借助‘牧光互补’省了一大笔钱,用好光伏资源,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青海多民族融合发展优势突出,化隆拉面、青海刺绣等民族品牌日益壮大,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一条精准帮扶、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东西部协作创新之路,正在为青海乡村振兴赋能

  乡村振兴号角吹响。地处“世界屋脊”的青海,集高海拔地区、生态敏感区和欠发达地区于一身,基础弱、底子薄、欠账多。然而,青海人不认输。

  化弱为强,后发赶超。近年来,在落实中央对青海发展定位的过程中,青海充分利用高海拔地区的自然资源、生态敏感区的生态资源、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资源、东西部协作的帮扶资源等,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将地域特点转化为“蝶变”支点,逐渐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原乡村振兴之路。

  这两天,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老幼村村支书杨润格外繁忙。《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带领村民在收割过后的菜地里犁地。

  “今年,我们三茬种植的425亩蔬菜受到市场欢迎,已经一售而空。”过去,杨润所在的老幼村以青稞、小麦为主,近年来村里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探索依托高原气候种植冷凉蔬菜。

  “过去,地里主要种植小麦、油菜、青稞,产量低、利润薄,一亩地平均收入不足千元,一些土地被撂荒。”互助县蔬菜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有全说。

  由于品质良好且能“错峰”占领市场,紫菜薹等冷凉蔬菜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受到欢迎。今年,青海莴苣、洋葱、卷心菜等8类高原冷凉蔬菜进入香港市场。

  为发展规模化种植,互助县老幼村探索土地托管模式,村集体将村里的土地全部承包,用于种植冷凉蔬菜等农作物。“现在村民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每亩有五百多元流转费,自己还能在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杨润说,截至目前,村集体给村民发放工资已超百万元,联农带农效果显著。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采用独特的“牧光互补”模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拓宽了高原群众的乡村振兴路。

  “过去的塔拉滩荒漠化程度高,村民种地没有好收成。”共和县下合乐寺村村支书陈列东主说。近年来,当地政府利用光照优势在塔拉滩规划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如今,100多座光伏电站拔地而起,太阳能光伏板覆盖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

  由于光伏板的阻隔作用,塔拉滩风沙明显减小,土壤水分蒸发量随之降低,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为了不影响光伏发电效率,当地经过试验采用“牧光互补”模式,让羊群来光伏板下吃草,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双赢,切实让当地群众共享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成果。

  “过去,村里养殖合作社的羊靠草料喂养,每月需要花费10多万元。现在借助‘牧光互补’省了一大笔钱,用好光伏资源,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陈列东主说。

  海南州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久先太介绍,海南州共建设1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扶持带动全州173个脱贫村7269户脱贫户。2019年至2023年9月底,村级光伏电站累计发电4.12亿度,总收益3.09亿元。

  过去是牧民,现在是导游——桑周的身份转变,深刻体现出三江源地区发展方式的巨大变迁。

  29岁的桑周,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热情村村民。以前,家里收入来源只有放牧和挖虫草。2018年,昂赛乡被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范围,迎来新发展机遇。

  为转变粗放发展方式,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始探索“特许经营”体制。位于昂赛乡的昂赛大峡谷雪豹出没频繁,当地启动了昂赛大峡谷雪豹自然体验项目。该项目培训牧民担任自然体验的向导和司机,并作为接待家庭,带领自然体验者在昂赛乡境内观察记录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增加当地牧民收入。

  “我出生在这里,对昂赛的地形地貌很熟悉,再加上我对雪豹很感兴趣,就主动报名参加。”桑周说。包括桑周在内的22户牧民接受了统一培训,系统学习雪豹等野生动物习性、接待游客的注意事项等。

  “为外地游客提供饮食和住宿的同时,我们还作为导游带领他们游览昂赛风光、追寻雪豹等野生动物。”桑周说,这份工作让他拓宽了视野,很有意义。

  “以前不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现在生态好了,在家附近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岩羊、白唇鹿等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他说。

  自然体验项目收入、生态管护员工资、挖虫草……如今,桑周家的收入来源多样,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比五年前增加了40%。

  据了解,已有超过600人次体验昂赛大峡谷自然体验项目。该项目通过打造生态产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高了当地牧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动力。按分配约定,特许经营带来的多重收益中,自然体验项目收益的45%归接待家庭所有,45%归集体所有,10%归村动物保护基金所有,全村都可以受益。

  昂赛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作为生态大省,青海以“两山论”为遵循,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如今,来青海感受生态变迁、邂逅野生动物,成为更多“驴友”的选择,越来越多农牧民享受着绿色发展的生态红利。

  清亮的肉汤,翠绿的葱花,搭配雪白的萝卜片、深褐的牛肉,覆盖着醇香的面条……牛肉拉面,不仅是西北特色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汉族、土族群众种的小麦磨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鲜汤,撒拉族群众栽种的辣椒做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面。”当地群众的一段话,形象地展现出青海各民族团结友爱、携手并进的故事。

  经过30多年发展,目前,青海海东籍群众开办的拉面店达到2.77万家,遍布我国大中城市以及马来西亚、日本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从业人员达16.6万人。闻名全国的“青字号”特色品牌,给海东人民带来了丰厚回报,成为名副其实的团结面、振兴面、幸福面。

  鲜艳夺目的土族盘绣、厚重多彩的藏绣、古朴生动的丹噶尔皮绣、精细绚丽的河湟刺绣……民族特色浓郁、制作技艺精湛的“青绣”令人叹为观止。

  青海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融合地区,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土族等世代相传绣法技艺,让青绣拥有着17个类别29种绣法,成为各民族长期以来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图腾和符号,有“指尖非遗”之称。

  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的一楼展厅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青绣”作品,大到挂画、民族服饰,小到团扇、丝巾、挂件等,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赞不绝口。

  走进这里的刺绣车间,60岁的伊太荣西戴着一副老花镜,左手拿着布料,右手握着的绣花针在指尖快速翻转。

  “我是土族,从小跟妈妈学盘绣。以前绣好的作品都是自己用,可以装饰衣领、腰带,从没想过绣花还能挣钱。”伊太荣西笑着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工作10年了,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是家里的“经济支柱”。

  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负责人苏晓莉介绍,她曾用3个月时间走访100多个村子,寻找当地有名的“绣娘”。通过“企业+基地+能人+市场”模式,青绣专业合作社和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实现了文化传承和就业增收“双赢”。目前,青海省季节性“绣娘”达30万人,产品远销海内外。

  “青海多民族融合发展优势突出,化隆拉面、青海刺绣等民族品牌日益壮大,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局长谢宝恩说。

  位于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的生态奶牛养殖基地,1400余头“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的荷斯坦奶牛正在享受着属于它们的“智慧生活”。

  一头头奶牛沿着特定通道,进入挤奶转盘,每头牛对应一套挤奶设备,挤奶盘上可同时容纳50头奶牛。工人们操作娴熟,前药浴-验奶-擦毛巾-上杯-巡杯-后药浴,一套标准化操作下来,鲜奶顺着真空管道流进储奶罐,整个过程仅用8~10分钟。

  青海地处高原,无污染牧草、纯净的空气和水都给奶牛生长提供了极佳环境。但分散养殖、加工水平较低等因素,限制了青海牛奶走出本地、开拓市场。

  2021年8月,苏青东西部协作投资体量最大的产业项目,即青海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单体奶牛养殖项目西堡生态奶牛养殖基地启动建设。经过两年的建设与运营,基地已实现生产、经营、管理与环境监测等奶业全过程智能化生产、数字化采集、信息化管理,“智慧牧场”在青藏高原上发展壮大。

  “我们形成了从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到奶制品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开拓出一个项目带动一方农业产业的发展格局,对未来前景我们信心满满。”场长赵福成告诉记者。

  千余头奶牛共享“智慧生活”,是青海东西部协作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一条精准帮扶、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东西部协作创新之路,正在为青海乡村振兴赋能。

  比如,江苏、青海东西部协作,围绕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产销衔接、品牌培育等关键环节,大力培育青海本土特色优势产业。2022年以来,江苏共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7.3亿元、实施190余个项目,精准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切实增强青海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中,今年江苏在玛多、甘德、曲麻莱、称多、治多、泽库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累计投入协作资金1.1亿元,用于打造“千头牦牛”“千头藏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

  “通过两地互访、结对共建、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教育医疗帮扶等多种方式,江苏和青海的东西部协作取得亮眼成绩。”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副领队胡宏说:“我们将继续凝智聚力、倾注心血,唱响苏青协作共同富裕‘协奏曲’。”□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