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体会体育百亿级新投资项目此起彼伏 光伏头部企业 加速“垂直一体化”布局

2023-05-04 07:56:3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硅料龙头通威股份最新公告显示,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60亿元,其中94亿元将用于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66亿元将用于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二期20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华体会体育

  4月21日,合盛硅业合计抛出了420亿元大手笔,将投建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年产20GW光伏组件项目)以及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作项目。

  中原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为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实现产业链最大的利润截留,主要光伏中游制造商均采取“垂直一体化”模式,实现向上游或者下游的延伸。

  4月24日晚间,通威股份发布预案称,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二期20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投资总额分别高达100亿元,两项目合计投资总额超200亿元。

  “光伏行业仍有巨大空间,但在各方迅猛扩产下,各环节迟早面临产能过剩。而对光伏龙头企业来说,它们抗风险能力更强,通过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持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最终不惧行业波动。”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认为。

  以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为例,通威股份将投资101亿元,在内蒙古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内新建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及相关配套装置、设施等。该项目建设期18个月,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9.02%(所得税后)。

  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二期20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规划显示,通威股份将投资100亿元,在保山市昌宁县保山市工贸园区昌宁园中园新建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及相关配套装置、设施等,该项目建设期18个月,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6.96%(所得税后)。

  通威股份表示,本次募投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新增高纯晶硅产能40万吨,N型硅料产能得以大幅提升,以满足下游新型太阳能电池对高品质高纯晶硅的需求。

  另一光伏上游龙头合盛硅业抛出了420亿元大手笔投资。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东部合盛在鄯善工业园区内进行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的投资建设,项目预计投资176.3亿元。

  事实上,合盛硅业向光伏下游延伸的动作不止于此。公司同时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部合盛投建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年产20GW光伏组件项目),项目预估总投资205亿元;投建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作项目,项目预估总投资44.5亿元。

  “合盛硅业此举,相当于完全打通了整个光伏产业链。”光伏行业人士表示。合盛硅业则表示,本次对外投资落实了公司向工业硅下游进一步拓展的整体战略规划,形成公司光伏新能源产业链一体化的格局,有利于公司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从整个光伏产业链来看,上游到下游主要有五个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

  近几年,专业化与“垂直一体化”成为光伏圈两大发展路线。有光伏企业选择走“专业化”发展路线,专注光伏产业链中某一个环节;但更多光伏企业选择走“垂直一体化”发展路线,企业本身的产线即覆盖整个光伏产业链。通威股份、合盛硅业的选择均是后者。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2月,通威股份就发布了《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2020至2023年发展规划》,规划2023年公司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产能规模分别达到22万吨至29万吨、80GW至100GW。2022年4月,通威股份紧跟行业增长趋势,规划2024年至2026年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累计产能规模分别达到80万吨至100万吨、130GW至150GW。

  截至2022年底,在高纯晶硅领域,通威股份已形成乐山、包头、保山三大高纯晶硅生产基地,2022 年所有在产产能满负荷运行,产能利用率122.91%,全年实现销量25.68万吨,产销率96.19%。

  通威股份2022年宣布进军组件环节,实施光伏产业“一体化”战略。数据显示,2022年,通威股份的组件销量为7.94GW,同比增长226.06%。据光伏行业咨询机构数据,2022年通威股份组件出货量已进入全球前十名。通威股份表示,现在行业普遍在走“一体化”路线,公司将全产业链打通,是顺应光伏行业发展的特性。

  合盛硅业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硅、有机硅及多晶硅等。其中,工业硅是生产多晶硅的主要原料,能够使合盛硅业在布局光伏产业上具备一定成本优势。

  研究机构表示,合盛硅业加快硅基新材料布局,现已完整掌握碳化硅材料全产业链核心工艺技术,碳化硅产线已具备量产能力,产品已经得到下游客户验证。同时,公司不断加快产业链延伸步伐,进一步加码光伏产业链,为自身长期成长打开广阔空间。

  此外,晶科能源一体化程度也在加深。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底,晶科能源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到65GW、55GW和70GW;且在海外已形成7GW的“硅片—电池—组件”的一体化生产制造能力,有助于公司增强和保障针对不同市场的供应弹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