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啥关注海宁的一块板?华体会体育

2023-12-29 18:16:4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华体会体育在不久前于迪拜世博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一个浙江小县亮了。

  在大会的“光伏地图与零碳乡村发布会”边会上,来自海宁的代表用5分钟的时间,以视频连线的方式讲述了当地建设“光伏先锋城市”的故事。

  这块光伏板,背后不简单海宁光伏装机容量目前已超过100万千瓦,人均光伏1.39千瓦,累计发电量全年超过11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万吨,已实现“人人光伏”战略目标。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气候峰会之一,COP28是全球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气候相关年度会议。海宁的光伏建设实践为何引发关注?

  海宁市发改局副局长张彦,这次代表海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发言。5分钟发言虽不长,但他觉得意义重大:“接到受邀通知时,很意外也很欣喜,一个县级市向联合国汇报工作。”

  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姜希猛提出实施“人人光伏”发展战略:通过人人参与光伏发展,在2035年前实现全国人均光伏装机1千瓦。2021年,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后,“人人光伏”的价值就更凸显。

  本届COP28大会,是在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举行,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公正转型等多项议题达成了“阿联酋共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指出,这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为兑现气候承诺和防止气候变化最严重影响的决定性时刻。

  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副秘书长何继江对光伏发展的情景做出了预测:“每人一千瓦,中国碳达峰;人均十千瓦,全球碳中和”。

  由此可见,在全球变暖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能够有助于中国早日实现2030年碳排量峰值目标,以及在达峰之后快速减排。而海宁,作为提前十三年实现人均1千瓦的先锋城市之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点亮了光伏地图的东边一角。

  张彦告诉记者,他从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先发优势、拓展应用场景三点来讲述海宁如何能够做到提前13年实现“人人光伏”。而在会前,他想了很久要如何把海宁近20年的产业发展浓缩在短短1500字里。

  “原来大家觉得光伏板安装的时候有局限性,只能大面积应用在戈壁滩,但是我们通过多路径的探索,创造了不同的可应用场景,为平原地区布局光伏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张彦告诉记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百姓的生活规律,也是光伏发电的规律。而对于地处平原地区的海宁来说,多丘陵山地的地形并不满足“集中式光伏”的安装条件,“分布式光伏”成为合适的选择。

  海宁市黄湾镇尖山新区,是海宁最大的工业园区。从高处俯瞰,如蓝宝石般的光伏板几乎镶嵌在所有的大型厂房的屋顶上。火星人厨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7条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其中一半以上的生产线都实现了机械化操控,对电能的要求很非常高。

  “我们企业今年用了1120万千瓦时的电,光伏发电占了48%。”公司电气负责人王仕林告诉记者,早在2014年,企业就在厂房的屋顶上安装了8.17兆瓦的光伏板,约10万平方米。正是这些屋顶上的光伏板,今年一年就为企业省下了约226万的电费。

  何继江带领团队调研后发现,海宁之所以能做到人均光伏量高,离不开工业屋顶光伏的大量普及:“海宁大概90%左右的量是来自于工商业光伏,而且在中国来讲可能是普及率最高的地方。”目前,海宁新建工业厂房的屋顶光伏安装比例达到80%以上。

  除了工业厂房的屋顶,农村居民住房的屋顶也在大面积开发。2022年,海宁市发布《“万户光伏 绿色共富”行动实施方案》,按照“政府补助企业投资运维,居民让出屋顶免费用电”的原则,统筹推进海宁市新农村集聚点居民住房屋顶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建设。

  在丁桥镇保胜村,村民戴建良决定在屋顶上装上光伏板,经过测算能装9.35千瓦。“我们只需要出租屋顶,就能免费装上光伏板,一年收的租金能覆盖半年的电费。”他算了一笔账,根据租赁合同,每千瓦的租金是129.12元,自己一年能够拿到1200元的租金。

  而这种方式,对于居民而言能够免费获电量,对于光伏企业来说高补贴能够加大收益,对于政府而言能够推广绿色低碳的“人人光伏”。一举三赢的做法,让居民侧的屋顶光伏在海宁大量铺开。截止12月,丁桥镇保胜村屋顶光伏已安装46户,而海宁全市已安装近6000户。

  此外,海宁不断探索“光伏+”的应用场景,推动“光伏+交通”,打造“零碳高速服务区”、“光伏+教育”,用绿色能源为学校减碳。多样的应用场景,加快了海宁“人人光伏”的步伐。

  海宁这一县城的生动实践,通过视频连线分钟传到了迪拜,为现场的以及线上的各位参会嘉宾提供了县域低零碳绿色发展海宁经验。为中国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努力早日达峰的战略任务提供可行的城市样板。

  正如中国科学院杜祥琬院士在会上以书面发言的形式的致辞中提到的:“中国的农村利用屋顶和庭院建设了大量每户10千瓦-30千瓦的光伏,大大推进了中国的每人一千瓦光伏进程,促使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光伏装机达到14亿千瓦,同时实现碳排放达峰。”

  何继江带领团队多次调研后发现,海宁的公共机构,比如政府楼宇的屋顶光伏安装的比例不高;其次,居民小区的屋顶上,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

  “一方面,可以利用房地产小区的维修基金来建屋顶光伏,不仅可以覆盖掉物业的电费,公共的楼道这些方面的电费也能消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小区里面充电桩来扩大应用场景。” 何继江说。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光伏产业发展各有特点。除了海宁,还有不少人均光伏量超过一千瓦的城市,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等。

  海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多以分布式光伏为主。而西部的应用模式上与东部有显著差别,“西部总体来讲集中在大型光伏电站上,比如当地的沙漠、戈壁地区建设的光伏电站。”何继江表示,由于西部地广人稀,人均光伏数量就会比较高。

  自有记录以来,2015年到2022年是最热的8年,几次达到了温升1.3摄氏度。海平面持续上升,而且趋势正在加速,上升速度似乎每20年都在翻一番,呈指数型增长,预计到世纪末,海平面会上升达到1.1米。这就意味着,减少碳排放迫在眉睫。

  据最新数据统计,2022年,荷兰达到了人均光伏1500千瓦,澳大利亚人均1300瓦以上,中国只排名25。据业内人士透露,去年中国人均水平是280瓦,今年可能超过450瓦。和人均光伏超过一千瓦的国家相比,何继江认为中国目前还处于第一梯队靠后的区间。

  从土地资源来看,荷兰人均国土面积仅约中国的40%。从太阳能资源角度,德国早在2019年就达到人均600瓦,但德国大部分地区光伏年发电时数仅900-1000小时,而我国除了四川盆地,几乎全国各省份的年发电都高于德国,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可以高于德国50%以上。由此可见,中国的光伏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差距。

  而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7亿千瓦,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由于人口密度远大于其他国家,发展模式不能完全借鉴外国的经验,但何继江指出,有一个共性需要把握:“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能装光伏”。

  面对中国向世界立下的“3060”目标,“人人光伏”作为加快落实这一目标的举措之一,目前已经在海宁等部分地区形成了良好实践。

  此刻,距离2030碳达峰还有7年,现在的光伏地图零星闪耀,但当光伏地图上亮满太阳的那一刻,就会是中国兑现承诺的那一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