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体会体育全国最大!日发电量可供70万人一天生活用电

2023-12-30 14:34:3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约1.3万亩采煤沉陷区“摇身一变”成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漂浮式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可实现7亿千瓦时,每天的发电量可供70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

  12月27日,位于颍上县的安徽阜阳南部风光电基地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简称阜阳水面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这也是全国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最多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阜阳水面光伏电站的全容量并网,将为本地能源结构转型、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从空中俯瞰,水面上一排排蓝色光伏板整齐划一,这就是位于颍上县古城镇、江口镇境内约1.3万亩采煤沉陷区水面。往日的采煤沉陷湿地,如今已建成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漂浮式光伏电站。

  阜阳水面光伏电站作为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阜阳基地项目”)的子项目之一,由三峡集团所属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水面建设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共由120余万件模块组件拼接组成,面积相当于130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其中,项目一期利用采煤沉陷区水面约4600亩,装机容量250兆瓦,已于2022年12月21日并网发电,并网容量约8万千瓦;项目二期利用采煤沉陷区水面约8260亩,装机容量400兆瓦。

  据了解,阜阳基地项目是全国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采用风电、光伏、储能、沉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将风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深度融合,主要包括65万千瓦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和55万千瓦风电场,同时配建一座储能电站。

  对此,三峡能源安徽分公司场站经理魏良如介绍,在水面上安装光伏设备,需要考虑水上特殊环境状况,针对大风、雨水天气等要保证光伏矩阵的稳定性,做到既“稳”且“漂”,还要能随着水位“上上下下”。这座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平均水深约8米,最深近20米。项目利用8580万个浮体及配件,帮助120万块光伏组件“漂”在水面上。

  为把光伏板牢牢浮在水面上,项目人员将光伏板采用12度的固定倾角安装在浮体上,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又不会因为撞击而互相伤害。再利用“副浮体”进一步连接组成光伏矩阵,稳定关系,一个巨大的光伏方阵就形成了。此外,项目人员还研究出了可靠锚固系统的方案,通过钢丝绳缆和螺旋桩将承载光伏板的浮体和地基相连接,预留出五米空间,确保在水面涨落的情况下光伏板仍可正常工作。

  除了稳定性的问题,如此大面积的水面光伏项目的日常巡检也是难点。对此,魏良如介绍,项目采用两套高像素智能化无人机巡检系统,“只需要7天即可完成全部水域巡检,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自动生成故障诊断报告,可快速消除故障。”

  此外,为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国网阜阳供电公司组织员服务队开展现场服务,克服沉陷区地质对电网建设的不利影响,先后架设电力线路跨越铁路两次、颍河两次,架设了39公里长的绿色能源专线,将光伏、风电、储能电站连点成面,强化新能源电站发电运行的监控,及时调整电网协同发展运行方式,推动风光等多能互补。

  三峡能源东部建设管理部项目经理胡乐超介绍,曾经,颍上县古城镇、江口镇境内由于多年煤炭的开采,地下逐渐被“掏空”,随之地面沉降,华体会体育地下水、雨水不断汇聚形成了万亩沉陷湿地,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

  “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来建设光伏电站,不仅能够科学利用闲置水面,节省土地资源,又能借用水面散热性好、清洗光伏面板用水方便的优势,有效提高发电效率。阜阳水面光伏电站的建成为当地生态环境、低碳经济均能作出积极贡献。”胡乐超说。

  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光伏电站全面建成并网后,年平均发电量约为7亿千瓦时,每天发电量可供70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需求。这就意味着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8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7090吨,有效减少大量烟尘排放,环保效益显著。

  同时,阜阳光伏电站还贯彻“以光养水、净水养绿、水光互补”的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光伏组件,覆盖水面,降低蒸发量、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生长,进行水质净化,保护生态环境。

  下一步,光伏电站还将在常规发电基础上,结合“渔光互补”模式发展渔业养殖,实现水体环境的进一步改造。“可以说光伏电站的全容量并网,将助力阜阳地区能源结构转型,为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