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体会体育聚焦绿色新能源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灵武市:戈壁滩结出“金豆子”

2024-04-04 09:59:2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华体会体育近日,在灵武市马家滩镇茫茫戈壁上,机械轰鸣,吊臂起降,施工人员忙碌穿梭,机器、工人合力将一块块光伏板“钉在”沙漠戈壁,几个月后,这些光伏板就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输送至国家电网。

  灵武市清洁能源资源蕴藏丰富,为将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今年灵武市将产业发展重头放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上,聚焦新能源放大产业集群效益,高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春风拂面,戈壁滩里也能结出‘金豆子’。”灵武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室主任丽口中的“金豆子”,是铺设在万亩戈壁深处的光伏发电板。灵武全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小时,可利用小时数1600小时以上,日照时间长,光源充裕。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近年来,灵武市先后落地宁夏宝丰集团2GW、国家能源集团2GW、TCL中环300MW、中国华电集团200MW、中国华能集团200MW等一批新能源项目。

  “从现在的发展方向来看,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没有地域限制,唯一有约束的就是绿色清洁能源的获取。”丽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数字化产业不再有地域差距,服务器放在东南沿海和放在西北大漠一样,所以拥有丰富绿色能源的西北地区在承接“东数西算”这一重要产业上具有明显优势。

  灵武市辖区有34万亩煤炭压覆区、采空区、沉陷区和水面,无论是发展氢能还是储能,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更好承接“东数西算”产业,灵武市紧扣先行区建设和“五八”强首府战略目标,把新能源产业作为“1535”生态经济体系的主导产业规划打造。

  立足自治区“一个方案三个规划”精心编制《灵武市建设风光火储一体化新能源示范园区实施方案》和《灵武市新能源综合开发基地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按照“1+2+4+X”总体思路实施,“1”是高水平打造灵武市新能源综合开发基地;“2”是重点开发白土岗乡、马家滩镇两大区域;“4”是创新“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老旧风电场“以大代小”更新改造、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应用四种示范模式;“X”是因地制宜在两大区域按四种模式选择若干个地块建设。

  截至2023年年底,灵武市光伏、风电项目装机容量806.395万千瓦,占银川市光伏、风电装机容量的59.49%。“白天是光伏和风能的发电高峰期,但居民和企业用电较少,这就导致电能供大于求,就需要储能调峰。”丽说,近年来,灵武市因地制宜先后建设风光互补、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12个“光伏+”综合示范项目。

  灵武市不仅有全国首个老旧风电场“以大带小”更新改造项目,还建成西北首个水面漂浮电站、国内首个矿井水水域漂浮电站,更有2022年建成的国能宁夏灵武发电公司“22兆瓦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耦合热电联产示范工程。“未来几年,灵武市将以清洁能源产业为引领,稳步开发光伏、风电、制氢以及‘绿电园区’‘风光储’等一系列新能源产业,全面打造绿色能源之城。”丽说。

  灵武市以“打造千亿级生态经济强市”为目标,在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同时,加强能耗和碳排放全程管控,加快经济绿色转型,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灵武市光源充裕,风能资源丰富,当地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禀赋,积极推进光伏、风电、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2007年到2023年,灵武市共建设新能源项目77个,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06万千瓦,风光火储“多能互补”格局基本形成,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为了保证各项目如期开工,灵武市推行项目领导包抓机制,并要求各责任单位及时跟踪项目进展,盯好项目入库、资金支付进度、票据验证资料等,统筹指导项目建设单位依法统计,并督促项目单位及时足额向统计部门申报入库,确保已形成的存量投资“颗粒归仓”。各部门优化审批办事流程,不断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坚决消除各类隐形壁垒,确保灵武市“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大集科贸有限公司马家滩镇煤炭仓储加工项目等6个一季度社会投资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助力一季度开门红、开门稳。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