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电力“民情日记”书写民生温暖华体会体育

2024-04-09 14:30:2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新华财经杭州4月8日电(黄琳、卢枫枫、周炫炫)“启航花园2号楼,张大伯,行动不便需要代为开通峰谷电……”

  “泰康小区6幢,陈女士,感觉窗外的电线杆有异响,希望电力公司上门检查……”

  在浙江嵊州、衢州,一支笔、一本“民情日记”、一颗热情的心,就是当地供电公司链接百家民情的桥梁。“民情日记”记录了用电客户的急难愁盼,也记录了当地发展的迫切需求。

  多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深化新时代电力“民情日记”特色实践为主线,通过将助力乡村振兴所需、优化营商环境所需、绿色低碳发展所需记录在电力“民情日记”中,做到“知民情、解民忧、连民心”,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注入源源不断的电能。

  浙江嵊州雅璜乡是“民情日记”的诞生地。1998年3月,为解决部分基层干部作风不实、脱离群众等问题,原雅璜乡党委提出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发动乡村干部深入农户家里,用脚步丈量民情。

  翻开时任三界供电所所长兼支部书记陈健的“民情日记”本,一页一页满满当当,简单的话语记录着老百姓最真实的用电需求,这不仅是他的工作日记,也是电力“民情日记”的起源。

  1998年3月中旬,正是春茶集中上市时节。浙江嵊州市樟家田村的茶农们忙着把采下的茶叶摊青、杀青、揉捻、烤干……

  “你们来得真及时,我这柴电混用的辉白茶机才刚到呢。”见到陈健,樟家田村茶叶加工户陈灿仁热情地招呼道。

  “前几天,我听说你新买的茶机一开,附近村民的日光灯都亮不起来,我来看看。”陈健边说边查看新茶机铭牌上的额定容量、功率等,并将信息记在他的工作日记本上。

  这是电力“民情日记”的首个记录。此后,供电员工在一次次的走访服务中,把与电有关的大事小情悉数记录在工作日记本上。

  用脚步丈量民情,不止在嵊州。2013年,国网衢州江山市供电公司须江供电所的每位员工都有一本米黄色封面的“民情日记”,这本日记随身带、随身记。遇到用电小问题,就当场解决。如果一时解决不了的,就先记下来,带回供电所组织人员尽快解决。

  “‘民情日记’不只是记录,而是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架起我们和群众之间的桥梁,不断提升我们服务的水平。”须江供电所党支部书记王晓刚说。

  在传承中丰富、在发展中完善,“民情日记”已经成为浙江省推广的一项制度,进而在全国铺开,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金字招牌。

  翻开一本本电力“民情日记”,满满的电力需求书写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剡源村经济薄弱,村委会一筹莫展,要是给村里搞个光伏捐赠帮扶项目,让剡源村内的闲置屋顶变身为‘共富聚宝盆’……”2021年9月,国网绍兴嵊州市供电公司长乐供电所员工刘建宇将如何帮扶剡源村发展的想法记在电力“民情日记”上。

  2023年3月,国网绍兴嵊州市供电公司援建剡源村,捐赠90块光伏板,安装在该村文化礼堂屋顶上,每年可以生产“绿电”3万千瓦时,带来发电收入1.8万余元。

  华体会体育

  “这笔钱可以用来提升村里的基础设施,村里的人都说这是一个大实事!”剡源村党总支书记张东华说。

  把工作做到客户心坎上,让客户的事情件件有回应、有着落,是电力“民情日记”的初衷。

  浙江健盛集团江山针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中高档棉袜的上市企业,年产1.5亿双中高档棉袜,其中90%用于出口。近年来,国际市场对产品能耗指标的要求不断提升,该企业迫切需要绿色低碳转型。

  “企业出口竞争压力,对绿色用能需求大……”2023年9月的一次上门服务中,国网衢州江山市供电公司员工祝志录在电力“民情日记”上写道。

  随后,在国网衢州江山市供电公司的指导下,该企业先后投资了3665千瓦屋顶光伏项目,年光伏发电量达400万千瓦时,发电量接近企业年用电量的20%,还通过绿电交易的方式购入5000张绿证,折合绿电指标500万千瓦时。目前,该企业出口产品绿电指标达到40%以上,有效提升了产品在出口市场的竞争力。

  像这样的大事小情在电力“民情日记”中还有很多。供电公司把客户的急难愁盼记在本子上、挂在心头上、落在行动上,用心用情干实事、解民忧。

  “建平,这是关于东王村的电力‘民情日记’本,你拿好。”2001年8月,国网绍兴嵊州市供电公司甘霖供电所东王村台区经理邓金茂带着即将接任自己工作的张建平来到百年越剧诞生地东王村口那棵香樟树下,郑重地把电力“民情日记”交到张建平手上。

  这是“民情日记”的代代传承。作为这本日记的新主人,张建平干了一件“大事”。

  2002年年底,因电线老化,东王村越剧戏台被一场大火烧毁。“没有了戏台,大家心里空落落的,生活中少了一份乐趣。我那时就下决心,一定要带大家把戏台再建起来。”东王村村主任李秋说。

  “东王村村民想复建一个灯火通明的大戏台,电力必须跟得上,就需要对东王村进行电气化改造……”张建平的电力‘民情日记’本里清晰记录着东王村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用电问题。

  之后的几年,张建平和同事们持续改善村民用电条件,增加了台区数量,大幅提升了供电可靠性,戏台用电也更稳定了。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高13米的新建仿古戏台灯火通明,越剧演员扬起水袖,台下听众如痴如醉。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电力“民情日记”也不再拘泥于笔和本。利用数字化理念和技术,把日记搬到“云”上去,电力“民情日记”的新形态不断涌现。

  “各位网格员们,大家好,由于工作调整,我的岗位由我的同事毛严俊接任,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今后有任何电力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和他沟通。”4月2日,国网衢州江山市供电公司清漾供电所供电服务二班老班长张益华一边把接班的青年班长毛严俊拉进各个乡镇的网格群一边说,“现在流行数字化,我们通过加入各村镇的网格群,村民们有什么诉求,在线上完成问题的传递和闭环。”

  从纸质“民情日记”到线上“民情日记”,电力“民情日记”紧跟时代脉动,在形态、领域、内涵等方面不断拓展和丰富,焕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