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体会体育桓台:房顶上建项目 家门口巧挣钱

2024-04-18 11:28: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华体会体育今年以来,桓台县各乡镇、村庄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上项目,促进家门口就业,带动集体、村民双增收,徐徐展开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

  4月16日上午,桓台县田庄镇大庞村,道路宽阔整洁,红花绿树连片,家家户户屋顶上安装的太阳能光伏设备,在阳光照射下,如同一片蓝色的海洋。

  “每天太阳一出来,咱就有稳定收入。”在村文化广场上,村民庞美静喜滋滋地说。今年,大庞村联合淄博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空闲宅基地及房顶等闲置资源,上马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只要太阳高照,房顶上的光伏设备就能发电挣钱,村民们称这是建了个“阳光银行”。

  不仅房顶安上了光伏设备,村文化广场上还搭建了一处能“创收”的文化长廊。廊架顶上安上了光伏板,出太阳时能发电、能遮荫,下雨时能挡雨,不耽误老人、孩子在下面正常活动。“目前,光伏设备基本安装完毕,5月底并网发电。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村民增收6万多元。”大庞村党总支书记殷佃平说。

  近年来,大庞村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殷佃平表示,除了光伏项目,今年还将加大艾草车间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群众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

  桓台县马桥镇宗崔村,上午9点多,上班的、上学的都走了,路上静悄悄的,村民马桂香的家中却热闹起来。

  宽敞的偏屋里,摆满了制作收纳筐的原料。把竹帘折成长方形,里面固定纸板,再装订上内衬……一个漂亮的环保收纳筐就做成了。马桂香和三个姐妹坐在马扎上,一边忙活手工制作,一边聊天,不一会儿,就做成了十几个。

  “我们几个姐妹,平时忙完家务,就来这里做手工活,有时一天能挣七八十元。”马桂香说。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补贴家用,这个活,大家都愿意干。

  “我们在周边村共设了五个产品集散点,辐射带动十几个村庄、社区,现在有一百多人根据订单参与手工制作。”马桥镇小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杰说。

  小王村“两委”借鉴南方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在马桥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成立了齐农云•共富工坊,积极同外贸企业合作,拉来了手工产品制作订单,附近村庄的一些农村家庭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加入进来,在家门口通过手工制作挣了钱。

  今年一季度,马桥镇宗崔、小王、陈三等十几个村庄主动出击,加强协调对接,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加工制作企业进村设置加工点,既帮助企业提高产能,又让赋闲在家的农村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致富路越走越宽。

  4月15日上午,桓台县果里镇官东村面粉加工车间里,一组石磨面粉加工设备正在运行,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黄澄澄的小麦经过除尘、清洗、破碎、平筛等多道工序,研磨成了香气四溢的新鲜面粉。

  “用石磨生产出来的面粉,筋道不粘牙,吃到嘴里有小时候的味道。”官东村党支部书记王庆永说。去年,该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630多亩,筹集资金240余万元,建起了粮食烘干储备项目。今年又投资20余万元新上石磨面粉加工设备,用自己生产的优质小麦、玉米做原料,日产面粉5000公斤,实现了从粮食种植、收获、仓储到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全覆盖。

  “除了石磨面粉,我们正在筹备生产面条,加快粮食深加工步伐,同时挖掘粮食储存贸易发展潜力。”王庆永表示,下一步将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开展农机市场化作业,打造集标准化种植、粮食烘干仓储、粮食贸易等于一体的粮食优质高产发展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条致富路。党建引领、因地制宜、一村多品,桓台县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迈出乡村振兴坚实步伐。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