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体会体育中亚峰会召开!看举办地西安的“硬底子”

2023-05-18 21:55: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已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②同作为西部城市,西安拥有国家级实验室31个,成都为14个(含绵阳),重庆9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召开。**

  作为“一带一路”首倡地,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举办该峰会具有重要意义。身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重要城市,西安也正从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古城起点,成为GDP万亿级城市。

  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西安在全国24个万亿GDP城市中以7.6%的GDP增速领跑第一。

  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西安现代化产业的升级,《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以及智能制造等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经济则牵引着西安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西安凭借2834.11亿元的GDP经济总量再次跨进“20强”,排在南通、济南、合肥、福州、东莞、泉州等城市前列。

  华体会体育

  从产业端看,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成为西安经济增长引擎,产业增加值达到928.04亿元,增长9.9%,远超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业发展中,又以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光伏表现最为抢眼。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一季度西安GDP增速第一,主要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光伏板产业。

  在西安,隆基绿能生产的太阳能光伏板世界第一,直接带动工业产值快速上涨;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销量全国第一,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增加值。“从工业上看,两个‘第一’让西安的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弯道超车。”张宝通表示。

  今年2月,西安隆基硅单晶硅片产值已达9.8亿元,产量3906万片,环比增长233.56%。西安比亚迪凭一己之力,支撑西安汽车产业跨过2000亿元产值大关。

  如果说制造业上的“两个第一”,是西安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石,那么《数字中国总体布局方案》顶层设计的实施,则是西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突破口。

  在核心零部件上,《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西安紫光国芯(DRAM芯片)、紫光展锐(基带芯片)、中兴(射频芯片)、华为西安研究所(海思芯片)、龙腾微电子(手机屏驱动芯片)、航天华迅(GPS北斗双模芯片)等一大批尖端企业。

  研发设计领域,中兴、华为、vivo、OPPO、华勤科技等也来了,每年有数十款智能手机设计定型并投放市场。

  在西安落地近20年的西安紫光国芯公司总经理江喜平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得益于西安在战略地位、发展机遇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硬条件”优势,以及科技创新环境、产业政策、配套服务方面的“软实力”持续完善,西安紫光国芯已发展成为一家包括产品研发、大规模量产、全球销售的综合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我们所在的集成电路产业已发展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伴随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和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西安紫光国芯在包括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前沿探索等多方面成果显著,公司发展迅速。”

  在产业链上,江喜平也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在集成电路等信息技术核心产业方面,西安实现了从研发、设计、材料、制造到销售的新一代信息产业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建设。“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条上的上游设计企业,西安紫光国芯重视供应链整合及上下游产业的协作,积极参与重大项目、推动产业资源的聚集与共享,承担了多个国家级重大研发专项。”

  截至目前,西安紫光国芯历时7年研发的嵌入式DRAM技术和平台已在世界领先并大规模量产,为50余家海内外客户提供全流程设计服务。而凭借人才聚集以及完整的产业链,西安2022年半导体产业规模达1700亿元,位居全国第4位。

  从新能源汽车、光伏太阳能等制造业,到信息化时代“粮食”——半导体、芯片,西安产业升级之路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持。

  江喜平在西安深耕多年,他认为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西安紫光国芯研发的嵌入式DRAM之所以能技术领先,源于公司平均工作年限超过15年的核心管理团队,以及超600名的各类存储器相关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主要来自陕西省内外知名高校,也包括20余名外籍专家和海归高端人才,他们都具备良好的技术背景和发展潜力。”江喜平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西安紫光国芯还与本地多个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保持紧密合作、深度融合创新。

  紫光展锐公司方面也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西安高校云集,人才济济,丰富的人才资源是西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发展芯片产业最宝贵的财产。“目前,紫光展锐西安研究所拥有近400名员工,研发人员比例超过95%,并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在产品及技术创新上,紫光展锐西安研究所承担了展锐通信、物联网等领域5G核心项目的研发工作,支持紫光展锐5G二代芯片的量产。截止目前,紫光展锐西安研究所提交专利近80件,同时成立西安市就业见习基地,助力产业人才的建设与发展。

  实际上,一座城市硬科技创业的潜力有多强,从国家级实验室情况就可得知一二。作为西部城市,与成都、重庆相比,西安拥有国家级实验室31个,成都国家级实验室为14个(含绵阳),重庆只有9个。

  硬科技投资机构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1个国家级实验室彰显了西安强大的科研实力。“在越来越注重企业研发实力,尤其是硬科技研发实力的当下,大型科技企业自然会被这里的科研实力、人才优势等资源禀赋所吸引。”

  “优秀企业落户西安,不仅能完善西安的产业链,也有利于初创的硬科技企业找到自己的上下游渠道,促进西安硬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完善。”李浩谈到,此外,西安丰富的科研教育资源,也为产业链和创新链提供了足够的人才。

  除自身科技“底子”硬,近年来为补齐资金与制度短板,西安所在的陕西省也大力发展股权投资领域。

  在一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专报上,《科创板日报》记者看到,秦创原已梳理出1000余项优质科研成果,推动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425家。平台设立系列基金20支,形成了“种子、天使、VC、PE”全链条、企业全周期的基金体系,总规模达110亿元。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认为,2021年陕西启动成立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打破了科研成果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屏障。“他们抓住了‘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词,推动科技存量资源最大程度转化为生产力,让西安的创新能力及科创生态蓬勃发展。“

  同样,中科创星也扎根光子产业,并受到地方政府在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

  李洁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机构不仅探索出来科技成果转化的‘西光模式’,还联合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安市高新区、陕西省科技厅打造的陕西光电子先导院,为创业阶段的光电芯片公司提供完整技术团队、先进工艺设备、完备基础设施在内的光电芯片研发及中试服务平台和孵化生态。”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在平台孵化与转换上,西安已有爱科赛博、泰力松、超晶科技、西安紫光国芯等18家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其中西安紫光国芯已完成股份制改制,奕斯伟等6家西安市企业计划于今年启动上市申报。**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宝通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等战略的实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海上贸易与陆上贸易、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正迎来大融合。

  “逐渐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心脏的西安,就是要发挥核心作用。通过陆路走出去,走到中亚、西亚,这是‘一带一路’10周年的新战略、新方向。中欧班列(西安)今年开行‘突破1000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这是西安能发挥核心作用最好的证明。”张宝通谈道。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