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体会体育智慧充电:一个年轻人的新能源探索

2023-07-16 07:30:5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苏州,大多数人没听说过我们,但他们的生活里处处有我们的设计。我想让智慧充电方便更多人的生活。”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创业已有16年的袁博谈起梦想,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袁博生于江苏扬州,长于山东。天南海北的生活经历塑造他“爱折腾”的性格。2006年,袁博回国工作,从事汽车行业的车载网络开发。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袁博看到许多新能源大巴车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提供运力保障。袁博觉得,新能源的出行工具是“新鲜玩意”:“相关领域还处于空白,一定大有可为!”

  那时,袁博隔三岔五就进行市场调研与技术攻关。袁博发现,传统的充电设备体积大、充电速度较慢。

  那段时间,袁博的办公室、实验室内总是灯火通明。每天工作16小时是他的常态。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他带领团队研究出动态自然底层充电技术。这项充电技术也将设备的充电速度比之前提升3-6倍。

  2012年,袁博带着新技术亮相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并一举获得铜奖。面对荣誉,袁博反而陷入焦虑。

  原来,彼时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几乎还没有普及。装配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也是少数。“那个时候,市面上流行的还是传统的铅酸电池。”因此,市场对于袁博研发的新技术反应并不积极。推荐产品时,“讲着讲着就冷场”成为那段时间的缩影。

  让袁博没想到的是,父亲十分支持他创业。父亲是老一辈的清华大学毕业生,投身技术研发多年。父亲敏锐地察觉,未来探索新能源一定是最火热、最青春的事业。

  在父亲的鼓励下,袁博带领团队潜心精研新技术,而不是急于向市场妥协。2015年,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的相关工作人员找到袁博,希望他能来苏州发展。

  “研究的技术得落地生产。”袁博跑过石家庄、廊坊等多个城市考察。配套设施、上下游企业缺乏,成为企业发展的难题。

  来自苏州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在他们的邀请下,袁博来到苏州考察。苏州制造业发达,上下游企业数量众多,相关产业丰富,创业成本也比较“亲民”。

  随后,他在苏州相城区创立公司。“来到苏州以后,仿佛一切都顺了起来。”从那年开始,我国电动汽车、锂电池电动车的保有量逐年大幅度提升,新能源的应用进入崭新阶段。

  袁博尝到技术创新的甜头。2019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公司的“安全充电数字化网络”项目作为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得到广泛推广。

  在袁博的带领下,不到40人的团队,3年间把两万个电动车充电设施布满了苏州。办公室里1块不大的屏幕,利用大数据让智慧充电数据“一触可得”。

  袁博所推广的新型充电设备,累计为苏州市民安全充电400万次,预警普通隐患近8000次,识别和阻止重大隐患600余次。他不仅织起了安全充电的“一张网”,更撑起了智慧数据的“一片云”。

  “通过屏幕上实时更新的热力图,可以看到每一个充电站点的全部数据”。袁博随机点开一处小区的充电设备数据,哪个用户在何时充电,剩余充电口有多少,整体充电设施是否在安全范围内,一目了然。通过这些数据的掌握和分析,有效解决了以往社会充电“技术无标准、运维无数据、质量无监控、隐患无预警”的市场痛点,大量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小、散、乱”的状态也不复存在。

  如今,袁博实现了多年前的梦想:在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的大街小巷,居民们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后,就可享受为电动汽车等充电的服务。网购物品时,物流中心机器人、外卖小哥的电动自行车等,都是由他们发明的充电技术提供配套服务。甚至小到居民家里用的吸尘器的快充服务,都来源于该项技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苏州,大多数人没听说过我们,但他们的生活里处处有我们的设计。我想让智慧充电方便更多人的生活。”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创业已有16年的袁博谈起梦想,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袁博生于江苏扬州,长于山东。天南海北的生活经历塑造他“爱折腾”的性格。2006年,袁博回国工作,从事汽车行业的车载网络开发。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袁博看到许多新能源大巴车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提供运力保障。袁博觉得,新能源的出行工具是“新鲜玩意”:“相关领域还处于空白,一定大有可为!”

  那时,袁博隔三岔五就进行市场调研与技术攻关。袁博发现,传统的充电设备体积大、充电速度较慢。

  那段时间,袁博的办公室、实验室内总是灯火通明。每天工作16小时是他的常态。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他带领团队研究出动态自然底层充电技术。华体会体育这项充电技术也将设备的充电速度比之前提升3-6倍。

  2012年,袁博带着新技术亮相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并一举获得铜奖。面对荣誉,袁博反而陷入焦虑。

  原来,彼时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几乎还没有普及。装配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也是少数。“那个时候,市面上流行的还是传统的铅酸电池。”因此,市场对于袁博研发的新技术反应并不积极。推荐产品时,“讲着讲着就冷场”成为那段时间的缩影。

  让袁博没想到的是,父亲十分支持他创业。父亲是老一辈的清华大学毕业生,投身技术研发多年。父亲敏锐地察觉,未来探索新能源一定是最火热、最青春的事业。

  在父亲的鼓励下,袁博带领团队潜心精研新技术,而不是急于向市场妥协。2015年,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的相关工作人员找到袁博,希望他能来苏州发展。

  “研究的技术得落地生产。”袁博跑过石家庄、廊坊等多个城市考察。配套设施、上下游企业缺乏,成为企业发展的难题。

  来自苏州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在他们的邀请下,袁博来到苏州考察。苏州制造业发达,上下游企业数量众多,相关产业丰富,创业成本也比较“亲民”。

  随后,他在苏州相城区创立公司。“来到苏州以后,仿佛一切都顺了起来。”从那年开始,我国电动汽车、锂电池电动车的保有量逐年大幅度提升,新能源的应用进入崭新阶段。

  袁博尝到技术创新的甜头。2019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公司的“安全充电数字化网络”项目作为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得到广泛推广。

  在袁博的带领下,不到40人的团队,3年间把两万个电动车充电设施布满了苏州。办公室里1块不大的屏幕,利用大数据让智慧充电数据“一触可得”。

  袁博所推广的新型充电设备,累计为苏州市民安全充电400万次,预警普通隐患近8000次,识别和阻止重大隐患600余次。他不仅织起了安全充电的“一张网”,更撑起了智慧数据的“一片云”。

  “通过屏幕上实时更新的热力图,可以看到每一个充电站点的全部数据”。袁博随机点开一处小区的充电设备数据,哪个用户在何时充电,剩余充电口有多少,整体充电设施是否在安全范围内,一目了然。通过这些数据的掌握和分析,有效解决了以往社会充电“技术无标准、运维无数据、质量无监控、隐患无预警”的市场痛点,大量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小、散、乱”的状态也不复存在。

  如今,袁博实现了多年前的梦想:在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的大街小巷,居民们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后,就可享受为电动汽车等充电的服务。网购物品时,物流中心机器人、外卖小哥的电动自行车等,都是由他们发明的充电技术提供配套服务。甚至小到居民家里用的吸尘器的快充服务,都来源于该项技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