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探索与突破!盘点2023年华体会体育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2024-01-02 02:01:2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华体会体育“我国第一座……”“创造新纪录……”“我国首个……”越来越多的“首次”“新纪录”不断涌现,是无数的科学家长期探索与突破的最好见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如期评选出“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这次,让我们回首2023,解读科技背后的故事,翘首未来,再次起航。

  9、我国发布全球首款支持双向卫星通线、我国科学家发现含关键金属元素新矿物铌包头矿

  “海油观澜号”启航2023年3月,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广东珠海福陆码头启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为海上油田群供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海油运用浮式风电浮体结构研制、浮体结构与风机一体化耦合技术,自主完成四立柱半潜式风机基础研发,单位兆瓦用钢量及单机容量等指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同时,“海油观澜号”采用水下张紧器技术,避免在浮体甲板上设置锚机等设备,不仅节约了设备采购成本,而且减少了对浮体甲板空间的占用。据悉,浮式风电平台是一种可在水中漂浮并捕捉风能发电的装备,通过在浮体内部注水压载实现在水中漂浮并保持平衡状态,以克服海水对风机基础的晃动作用。“海油观澜号”是我国首个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千米的“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项目,年均发电量可达2200万千瓦时,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用电,每年可节约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2023年1月,《细胞》杂志上线了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曲静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通过抑制人类基因组序列中的ERV古病毒复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衰老,并创新性地发展出通过阻断ERV复活、扩散,以实现延缓衰老的干预策略。

  研究人员通过建立不同衰老研究体系,结合多学科交叉技术成功刻画了ERV在衰老机体中的生命周期轨迹,并针对不同环节开发出一系列多样化的衰老干预技术,比如利用CRISPR基因沉默、小分子药物、中和抗体等技术,分别阻断古病毒的转录、反转录和细胞间传递,进而实现了延缓细胞、组织和机体的衰老。这些研究发现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衰老的生物学机制、衰老程度的度量以及衰老医学干预的认识,为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

  “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低频引力波存在的证据2023年6月,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利用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中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已经与国际领先水平同步。

  纳赫兹引力波是引力波的一种,而引力波是由加速运动的有质量物体扰动周围的时空而产生时空的涟漪。对频率低至纳赫兹的引力波进行探测,将有助于天文学家理解宇宙结构的起源,探测宇宙中最大质量的天体即超大质量黑洞的增长、演化及并合过程,也有助于物理学家洞察时空的基本物理原理。在此次研究中,CPTA团队利用FAST对57颗毫秒脉冲星进行了长期系统性监测,并将这些毫秒脉冲星组成了银河系尺度大小的引力波探测器来搜寻纳赫兹引力波。该团队基于独立开发的软件,对 FAST收集的时间跨度3年5个月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4.6西格玛置信度水平(误报率小于五十万分之一)上发现了具有纳赫兹引力波特征的四极相关信号的证据。

  能够促进粮食增产的关键基因2023年3月24日,《科学》和《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发表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在高粱中发现了一个主效耐盐碱调控基因AT1,并揭示了作物耐盐碱的分子机制。

  据专家介绍,盐碱地分为盐化土壤和盐碱化土壤两种主要类型,盐化土壤主要是含有NaCl、Na2SO4等中性盐,pH值接近中性。目前全球在植物耐盐研究方面方法较成熟且研究力量集中,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于植物(作物)耐碱机制仍了解较少。针对这个难题,我国研究团队独辟蹊径,通过全基因组大数据关联分析耐盐碱差异大的高粱资源,发现了主效耐碱基因AT1,该基因与水稻的粒形调控基因GS3同源。首次揭示了高等生物高抗盐碱的分子机制,并发现AT1的调控机制在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及小作物谷子中也高度类似。研究人员预测,如果全球20%的盐碱地种植AT1基因改良的作物,可每年为全球增产至少2.5亿吨粮食,从而提高盐碱地产能。

  塔科1井”在塔里木油田开钻5月30日上午,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里木油田开钻。

  “深地塔科1井”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夏季地表温度最高超过70℃,冬季最低温度低于-20℃,常年风沙肆虐。入地万米,还将面对超过200℃的高温、1700倍于大气压的高压。极端环境中,钻杆“像面条一样柔软”,其表面压力相当于“在指甲盖上站了一头大象”。

  为克服超高温、超高压的地下极端环境,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搭载“硬核”科技的钻井装备,如钻深可达12000米的钻机、适用于复杂地层的特种钻头等。

  发射新纪录6月1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1箭41星”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一箭多星”的新纪录。

  专家称,为了让41位“乘客”畅享舒适飞行体验,型号团队有效利用整流罩内的空间,让适配器下方的“乘客”挪了挪“脚”,在支承舱上开辟出了3个“专座”,成功让41颗卫星顺利“上车”。同时,为了避免在“下车”时出现拥挤碰撞的情况,研制团队巧妙设计“落客方案”,让卫星依次有序进行分离。总体设计团队将筒状多星适配器上的38颗卫星,每一层“乘客”分为一组,共6组;下方支承舱上的3名“乘客”作为第7组,卫星按组进行依次分离。此外,本发火箭还配套了10个反推火箭,通过开启反推火箭拉开每组卫星之间的距离,保障了彼此之间分离的安全性。

  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正式建成2023年9月27日,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该望远镜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的标志性设备之一,将为我国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提供高质量观测数据。此次工艺测试表明,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实现了最大视场达10个太阳半径的连续稳定的太阳射电成像与频谱观测能力,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

  据介绍,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它不仅能监测太阳的各种爆发活动,还能监测太阳风暴进入行星际空间的过程,有助于理解太阳爆发机制和太阳风暴的日地传播规律,进而预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2023年8月18日,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已正式运行,并建立起独具中国特色的近地空间科学与应用体系,空间应用有序展开、成果频现。

  2022年底全面建成的中国空间站,是我国覆盖空间科学相关学科领域最全、在轨支撑能力最强、兼备有人参与和上下行运输等独特优势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具备大规模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能力。

  卫星通线 Pro上线。作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双向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Mate 60 Pro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拨打、接听卫星电话,持机者在遇到意外或者紧急状况时,能够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双向卫星通话技术使得智能手机能够通过卫星传输数据和语音,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电信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即使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地区,用户仍然能够与他人进行通话,并实现高质量的语音和数据传输。这项技术的出现为探险者、军事人员、紧急救援人员等在偏远地区工作的人们提供了可靠的通信服务。

  2023年,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矿物——铌包头矿,这是一种富含战略性金属的新矿物,富含的元素铌在我国核工业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铌包头矿是一种富含钡、铌、钛、铁、氯的硅酸盐矿物,发现于内蒙古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床,铌包头矿颜色呈棕色至黑色,形状为柱状或板状,颗粒大小约为20—80微米。2012年,勘查人员在取回的几块样品中,发现了一个富含铌的矿物,其化学成分与原来矿区内发现过的包头矿不同,由此开展了进一步研究。据工程师介绍,这种矿物的铌含量很高,有望用于提取铌元素。“铌是我国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元素,在核工业系统有相当重要的用处,另外还可以用来制造超导材料、高温合金等。”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