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华体会体育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究竟在哪儿?

2024-03-09 23:52:3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华体会体育2024年刚开年,比亚迪秦PLUS以7.98万元的低价在整个汽车行业杀疯了!这个相当于10部iPhone 15的价格,正式开启了汽车“电比油低”的时代。

  如果把特斯拉比作曾经垄断手机市场的苹果,比亚迪就如同横空出世的小米,便宜起来直接就把牌桌掀了。更何况,如今的这些国产新能源汽车,不仅价格亲民,在技术与性能层面也非常过硬,完完全全称得上是“降维打击”了。

  这场“开年大戏”,同样给世界带来了亿些小小的“中国震撼”:苹果于2月28日宣布停止了投入10年的电动车项目;特斯拉股票市值蒸发数百亿美元,让马斯克丢掉了世界首富的位置:各家汽车品牌也被电车倒逼,纷纷开始降价……

  2024年初,比亚迪超过了特斯拉,成功问鼎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不光在国内“内卷”,更是悄悄远渡重洋,在国外打拼出了一片“泼天富贵”。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到底是如何崛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又究竟花落谁家呢?

  提起“电动车”的名头,大家第一反应往往还是那些穿梭在非机动车道上的“小电驴”。时过境迁,那些挂着绿色车牌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司空见惯,就连“十八线”小县城都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低温环境下续航差、充电时间长等曾经的技术性难题也正在得到改善。在这“恍如隔世”一般的变化背后,正是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数十年如一日厚积薄发的体现。

  汽车,这样现代人生活中几乎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其背后制造过程的复杂也许远超你的想象——汽车制造业囊括了冶金、石油化工、电子工业等几乎所有现代工业门类,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标杆体现。因此,它也有着“现代工业的皇冠”的美誉。

  自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被发明以来,那些欧美国家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持续一百多年来的“先发优势”犹如天堑鸿沟般难以跨越。所幸,新能源汽车的横空出世,带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独家机遇。

  我们如今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更通俗点说则是以装配了锂电池的电动汽车占了绝大多数。顾名思义,这种由锂组成了电池正极的电池正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心脏”部分。如果我们“拆解”一辆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构成,包括电池、电驱、电控的电动化模块占了新能源汽车总成本的一半左右,而锂电池则独占了约40%。正是因为这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锂也被誉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白色石油”。

  我国的锂矿资源不可谓不丰富,放眼世界也是排行第4的水平。那些星罗棋布点缀在青藏高原上的湛蓝色盐湖,便是一个个富集着锂资源的天然宝库。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的交通不便、开采成本高,在这些锂矿原产地往往难以就地发展从原料直至成品“一条龙”式的集群式加工。此外,由于国产锂矿品位较低的限制,更多电池企业往往选择直接从南美国家进口原料。

  这些原因共同决定了,那些生产着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工厂,大多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而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总部位于福建宁德的宁德时代。哪怕是对新能源领域毫无了解的人们,往往也会听说过这匹股市上的“黑马”——这家2011年方才创建的年轻企业,用时不过6年便摘取了动力电池企业全球第一的桂冠,并一直蝉联至今。

  如今,拥有超过3亿辆汽车的中国,已然超过美国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家”,其中单单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就达到了2041万辆,占比6.07%。2023年以来,中国更是已然取代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不论是西北边陲中哈边境上昼夜行驶的中欧班列,还是东南沿海各大港口之中紧锣密鼓装货准备起航的万吨巨轮,都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中国已然摘取了汽车工业,这顶“现代工业的皇冠”。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时代发展的风口,这在如今已经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共识。但早在数年甚至十数年前就能敏锐地意识到这一新兴产业在未来发展的蓬勃动力,才是考验着各个城市敢于“押宝”的战略眼光所在。

  作为我国经济总量最高的都市圈,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自然拥有着首屈一指的长远战略发展眼光。但与此同时,几十上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发达工业积淀,更是能够率先完成新兴产业布局的底蕴体现。像是苏州、无锡、常州这些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江南水乡鱼米之地,同样也是工业发达的重镇。

  事实上,长三角地区也是我国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区域,以常州为例,这个户籍人口才不到

  万的“苏南小透明”于今年年初刚刚踏入“万亿俱乐部”的大门,其最为骄傲的产业正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第一,独占全国的约五分之一,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龙头企业中,更是有

  他们曾花费两个多亿引进号称“特斯拉头号竞争对手”的波士顿锂电池公司,虽然几经波折没能迎来大的成功,但是在这期间所磨合出的技术积累、人才储备、地企协作模式,都成为常州的宝贵财富。早早种下“梧桐树”,才等来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理想等超过

  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城市并没有因为相近的发展理念“卷”成一团,而是各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

  “带头大哥”上海以128.8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位居全球各大城市之首,更与特斯拉深度合作,建有特斯拉首个海外超级工厂,占据特斯拉全球产量一半以上

  虽无知名车企,但却专攻零部件、充电桩等各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配角”,产业集群价值高;

  也在蔚来汽车面临生死攸关考验之时及时投资,将其中国总部与研发中心全都“请”了

  4小时产业圈”的说法,即一辆新能源车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到制造均可在各城市间距约

  年,还在卖电池的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之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的种子就早已在西安悄然埋下。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一场关于争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三国杀”却上演得愈发火热。先是上海在前三个季度实现产量反超,而后深圳却后来居上,以同比104%的产量增幅悄然逆转,摘取了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桂冠。

  以深圳、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圈,向来以“世界工厂”而闻名,如今也正实现着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换代,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又一大中心。早在传统油车的时代,广州就常年位居全国汽车产量的榜首。

  如果说长三角地区发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同发达的躯干与四肢,提供了向前奔跑的不竭动力,那珠三角则更像是统筹一切的大脑,指引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 887 万辆,占全球新能源销量的 63.5%。如果我们将目光从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三个城市身上移开,放眼全国范围内更广阔的区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谓是遍地开花。

  坐拥广阔的西部市场,重庆以接近500万的汽车年规划产能冠绝全国所有城市,代表着未来转型新能源的无限可能;人称“剁椒鱼头”、“宝宝巴士”的五菱宏光MINI遍布柳州大街小巷,成为继螺蛳粉之后更为靓丽的城市名片;哪怕是在遥远北国的吉林长春,低温与冰雪也未能冻结这座新中国首个“汽车城”的创新之路: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的吉速电动方程式车队在2023年“蔚来杯”电动方程式大赛中荣获冠军,昭示着对于电动汽车领域的“统治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