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体会体育王启明:银行信贷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策略

2024-04-09 14:29:1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摘要: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汽车等相关行业市场需求较快释放。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还将继续扩大。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将持续加大,为市场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达到1150万辆左右的规模,增长大概在20%左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总体信贷原则是:适度支持,优选企业。

  2023年经济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经济的恢复向好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迈入950万辆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将被进一步激发,新能源汽车发展未来向好、前景可期。

  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经济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总的来看,经济的恢复向好为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2023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四季度(总第103次)例会召开。会议认为,2023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利率、准备金、再贷款等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成效显著,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稳定,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预期趋稳,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2023年以来,工信部和多部门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1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性能和安全运行水平。2023年11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以北京、深圳、重庆、成都、郑州、宁波、厦门、济南、石家庄、唐山、柳州、海口、长春、银川、鄂尔多斯等15个城市为试点,鼓励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总的来看,2023年4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外部环境运行良好,行业外部风险相对较小。

  2023年1-12月,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动车型的产销增长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驱动力。2023年1-12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670.4万辆和668.5万辆,累计分别增长22.6%和24.6%。

  2023年1-12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87.7万辆和280.4万辆,累计分别增长81.2%和84.7%。。

  2023年以来电动载人汽车进口量持续下降。2023年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额累计为5726466万元,同比上升12.3%;完成进口量为150331辆,同比上升13.8%。

  2023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出口量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出增幅大、覆盖面广等多个亮点。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增速大大超过传统燃油车,占汽车出口总量的24.5%;我国出口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额为29464912万元,同比增长80.2%;出口量为1773204辆,同比上涨67.1%。

  我国汽车行业规模增长有所放缓。截止2023年12月底,全国汽车行业企业数量为18503家,汽车总资产同比增加8.7%,达到了108668.3亿元,负债同比增长10.9%,达到了69175.4亿元。

  2023年1-12月,汽车行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00975.8亿元,同比上升11.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086.3亿元,同比上升5.9%;亏损有所减少,同比下降4.1%。。

  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规模有序扩大,技术创新水准不断提升,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车型涌现,有效填补市场空白。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达829.2万辆,同比增长33.5%;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824.1万辆,同比增长47.7%,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6.8%。其中,前三家销量达506.5万辆,市场份额为53.3%。

  根据2023年新能源厂商销量榜单,比亚迪以302.4万的交付量稳居国内新能源销量榜单首位,广汽埃安和理想分别交付48万和37.6万辆,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理想则在最后一个月突破单月五万交付大关,达到50353辆,同比增长137.1%。2023年第四季度共交付131805辆,同比增长184.6%。2023年全年共交付376030辆,同比增长182.2%。截至2023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六十万辆,是交付量最高的中国新势力车企。

  根据营收水平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梯队主要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营收在500亿元以上,包含的企业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第二梯队是营收在1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的企业,包括蔚来、广汽、理想、吉利、华为等企业。第三梯队是营收在100亿元一下的企业,包括长安、长城、奇瑞等。

  从产能方面来看,我国头部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建、已有工厂情况中,小鹏、理想汽车生产基地数量较多,均达到5个。蔚来汽车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产能较大,单个产业园产能达到100万辆,相比来看,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产能在10万辆至40万辆之间。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是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之一。2023年11月15日,小鹏汽车公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小鹏汽车第三季度营收85.3亿元,同比增长25.0%,环比增长68.5%。不过,小鹏汽车目前尚未实现季度盈利,第三季度净亏损38.9亿元,毛利率为-2.7%。2023年全年交付141601辆,同比增长17.26%,较2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完成了70.8%。与营收的一路高歌不同,2023年小鹏汽车的净利润仍在亏损,且呈现扩大趋势。2023年以来,“降本增效”成为小鹏的关键词,高管团队、组织架构、营销渠道等均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缩减直营店扩大经销商、产品降本、供应链反腐等。反映到财务报表,小鹏汽车的研发、销售行政费用都有所降低

  小鹏汽车平台化、规模化加速,是驱动降本增效的核心动力。其中,“扶摇”架构兼容多个研发平台,平台化造车可更高效推出成本更具竞争力并且体验一致的多品类车型;在动力系统、整车硬件、供应链等多个领域高效推动降本,2024年年底可实现整车PACK成本降低40%-50%;扶摇赋能XNGP,智驾综合研发效率提升30%,智驾适配成本降低70%,2024年通过技术创新手段使XNGP的BOM成本降低50%。展望未来,小鹏汽车借助销量不断增长,带来更强的供应链话语权,可以以相对更低的制造成本生产更具价值力和市占力的产品,面对市场需求变化,产品定价更加游刃有余。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比亚迪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再到应用,全方位构建零排放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比亚迪是香港和深圳上市公司,营业额和总市值均超过千亿元。2024年1月29日,比亚迪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亿-31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4.46%~86.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74亿-297亿元,同比增长75.22%~89.92%。

  根据比亚迪业绩预告,2023年比亚迪日均净利润高达7945.21万~8493.15万元。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尽管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公司凭借品牌力的不断提升、出海销量的快速增长、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盈利实现大幅改善,展现了强大的韧性。2023年全年,比亚迪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04.52万辆,同比增长62.24%;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302.44万辆,同比增长62.30%。凭借这一成绩,比亚迪成功挤身汽车全球销量前十名。

  2024年1月,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商务部将落实好已出台政策,谋划更多增量政策,形成促消费“组合拳”。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鼓励汽车更新消费,着力稳住新车消费;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预计下一步将持续落实相关细则推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随着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实施,包括延续车辆购置税免征政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基础设施建设下乡等措施的持续发力,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达到1150万辆左右的规模,增长大概在20%左右。

  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给江西省新能源汽车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的方向逐渐突破,车路协同与驾驶安全、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数据要素权属界定与收益分配等领域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新问题,须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或制度加以规范。

  2024年1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无序竞争行为,部分地方和企业还存在盲目上马、重复建设新能源汽车项目情况,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加以解决。

  华体会体育

  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强调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轻型环卫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力争到2025年,重点区域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新能源汽车需求将进一步扩大。12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扩大内需放在突出地位,明确提出要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预计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应用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增长奠定重要基础,2024年汽车尤其是智能新能源汽车供给更加丰富,性价比提升,海外需求旺盛将推动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后市场建设相关金融需求将有所增加。

  针对新能源汽车金融需求,建议银行以流动资金贷款、票据、贸易融资业务为主,积极拓展供应链融资业务,为汽车产业链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提高综合收益;针对动力电池制造企业金融需求,建议银行以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及贸易融资等为主,适度开展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融资及间接授信业务。

  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科技型产业,建议银行谨慎支持无技术储备、盲目投资、画饼圈地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和项目,关注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风险。

  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重点领域消费亮点较多,汽车等相关行业市场需求较快释放,企业信心继续向好,各项政策协同发力,积极因素积累增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还将继续扩大。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将持续加大,为市场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因此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总体信贷原则是:适度支持,优选企业。

  当下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大市场基数环境下,随着电池技术发展、充电基础设施数量提升,各大车厂联合补能生态网络的初步形成,有望进一步加速纯电动车型渗透。2023年全国各省市的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纯电动汽车仍然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建议重点关注。

  地区分布来看,各省市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不断加大,市场渗透率也在逐渐提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由于经济发达、政策支持力度大,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量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建议重点关注。

  优先支持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作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的传统燃油汽车龙头企业控股且拥有畅销车型的企业,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强,动力电池性能和整车智能化水平高的行业龙头企业。

  [1]张志红.企业投融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比亚迪公司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4,(02).

  [2]闫晓娜.我国新能源汽车融资现状与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2,(17).

  [3]袁媛,范姗姗.“互联网+”背景下科技驱动型企业融资模式探析——以W汽车为例[J].投资与创业,2022,(08).

  [4]胡梦婷.金融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探讨[J].时代经贸,2024,(01).

  [5]胡诚儒.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比较研究[J].时代汽车,2023,(23).

  [6]韩文静,王琦.吉林省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23,(11).

  [7]陈曦.金融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思考及政策建议[J].现代商业,2022,(32).

  [8]郑南平.用好跨境贷款政策 助力新能源汽车走出去[J].现代企业,2024,(01).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