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拐点!新能源车交付均价首次「低于」燃油车智能电动成新爆点华体会体育

2023-08-15 16:32:5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2023年开局,随着特斯拉打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战」首炮,除部分燃油车品牌(仍依赖自身多年的用户和品牌积累的溢价能力)没有跟进之外,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型都在进行车型价格的下调。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新能源车型交付均价降至17.56万元(同期,燃油车交付均价为17.59万元),这是自2018年以来,两大对立市场的首次价格倒挂。

  另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年度交付量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从2018年的4.35%,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26.25%;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发展目标。

  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预测,随着燃油车走量车型价格区间继续提升(中高端品牌为主)、新能源车型价格继续下行(比如,部分中高端新势力正在规划更多低价位车型,抢占传统合资品牌的走量区间),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大概率冲上50%大关(目前,插电混动、增程混动也在成为自主品牌的主攻方向)。

  本周,全球汽车巨头大众集团宣布,欧洲电动汽车销售目标修订为,到2030年在欧洲实现80%(高出原计划目标10个百分点)的纯电动车型销售,同时维持在美国和中国市场实现50%的目标。其中,大众品牌乘用车将继续加快电动化步伐。

  数据显示,2022年,大众集团纯电动汽车的全球销量约占总销量的10%左右。其中,在中国市场,大众品牌(不含奥迪)交付新能源汽车17.34万辆,排名跃升至第5位,超过哪吒、理想和小鹏等中国本土新势力。

  与此同时,已经在新能源赛道站稳脚跟的新势力,也在尝试下探。比如,理想从去年开始,陆续发布L9、L8、L7三款车型,在30万元以上价位区间完成了梯次布局。同时,今年开始,理想L6和L5将开始下沉20-30万价格区间。

  蔚来汽车则是在NIO、第二品牌(代号为ALPS)之外,也将推出第三个细分市场专属品牌,主打2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市场,项目代号为萤火虫计划;从而形成豪华、中高端、中低端三大市场布局策略。

  同时,智能电动(新能源+L2+智能座舱)赛道也开始进入关键的成长周期。这也被视为电动化之后,汽车行业最大的变革因素,甚至将决定未来市场格局的走向。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智能电动市场渗透率从2018年的0.32%(占全部新能源车交付量)快速提升至41.84%,预计2023年这个数字将突破50%。同时,叠加新能源车市场增量,可见潜在空间巨大。

  而新势力逐步下沉的市场战略,也将智能化逐步带进更大规模的燃油车存量升级阶段。

  数据显示,以2022年为统计口径,智能电动车型全年交付均价已经进入25万元区间,同时,以零跑、哪吒、欧拉、比亚迪为代表的品牌更是已经提前抢占10万元左右区间。

  同时,和智能座舱(比如,高通8155平台已经进入15万元以下车型市场)相比,成本更高的智能驾驶部分,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搭载L2级辅助驾驶车型交付均价已经降至25.15万元。

  同时,NOA搭载的车型配置价格还在不断下滑。包括第三代荣威、博越L等车型,正在把NOA的配置拉至15万元价格区间。这也得益于更多的第三方供应商的进入,NOA方案成本也有望实现进一步下降。

  众所周知,早期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驾驶的第一批上车品牌,大部分都是在内部有巨大的技术研发投入来进行定制开发,包括在计算平台上的选型上,也都是以高端为主。

  “不是每家主机厂都坚持全栈自研,会采取部分自研,部分找合作伙伴做共同推进。此外,随着产业链的成熟健全,更多玩家会选择采用第三方的方案。”这背后,实际上就是功能和成本的平衡。

  比如,福瑞泰克是在2019年推出中国本土自研的首款量产级ADAS系统解决方案,于2020年开启乘用车及商用车的规模化量产。去年,该公司实现行泊一体NOA方案从概念到量产的行业突破。

  同时,福瑞泰克实现了从硬件,软件,系统到应用的端到端全栈技术,位于桐乡乌镇的新智能制造工厂也正式在去年启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等产品在前装市场实现全面上车。

  从去年下半年,十余款车型搭载福瑞泰克全栈智能驾驶系统方案上市,同时覆盖泊车域、高速域的智驾解决方案也正式开启量产交付。公开数据显示,福瑞泰克已经和40多个车企达成合作,合作车型也超过了100款,去年出货量超过100万套。

  魔视智能去年先后拿到广汽集团乘用车前装量产平台化项目、长安汽车SDA平台(行车及泊车系统)等多个前装定点,同时,去年大陆集团还进行了投资入股,共同研发和推广适合中国道路场景、优化成本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覆盖低成本车型市场需求。

  另一家中国本土智能驾驶方案前装供应商——智驾科技MAXIEYE则是通过低功耗、高性价比硬件平台实现算法集成,硬件成本千元级,成功下探10万元级乘用车市场。同时,首度在1R1V硬件平台中部署OTA数据闭环,与客户协同建立数据全场景触发机制和平台。

  去年,智驾科技宣布获得广汽传祺L2++量产项目定点,将基于单TDA4算力平台,实现行泊一体(含NOM领航辅助)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区别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多SoC硬件方案,这套行泊一体方案满足了主机厂对于成本的诉求。

  比如,黑芝麻智能主推的单颗A1000L和A1000芯片就可以支持入门级(5V5R)和高阶(10V5R)行泊一体方案,无论是性能、成本、算力,还是开发效率,都可以高度适配行泊一体方案的需求。

  同时,两颗芯片痘采用的是pin2pin的平台化方案设计,软硬件架构完全兼容,可以方便客户打造平台化的行泊一体方案,也有利于后续功能的拓展与升级。此前,该公司已经拿到了江汽集团、吉利、东风集团等多家车企行泊一体项目的量产定点。

  「我们已经在内部停止了传统内燃机相关的系统开发,而是在电动汽车、驾驶员辅助系统和软件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公开信息显示,采埃孚在2019年推出的cubiX底盘控制软件平台,已经在路特斯最新纯电动车型上实现首发量产。

  这套软件系统实现了传统底盘控制和执行系统的软硬解耦,基于车辆收集的传感器数据,为底盘控制(转向、制动和主动车身控制)系统提供软件优化能力。这也是提升智能驾驶体验的关键一环。

  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最新预测数据,到2025年,中国市场乘用车L2(含L2+)前装交付规模将超过1000万辆/年,其中,行泊一体方案前装华体会体育搭载率(占L2/L2+比重)有望超过5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