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投资热华体会体育后产能快速增长 氢能源能替代锂电吗?

2023-09-21 04:36: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7月24日,由天合星元投资发展有限的制氢设备项目签约,该项目首期计划总投资约7亿元,计划新建年产约200台套制氢设备的生产线。根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编写的《国际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2023》(下称《报告》),2023年全球新增电解水制氢装机量和累计装机量将分别达到4.1吉瓦和5.5吉瓦,较2022年分别实现455%和393%的增幅。

  当制氢产能快速增长的同时,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氢能源的应用场景在哪里,会挤占锂电池等新能源的生存空间吗?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氢能在燃料电池环节的应用最被寄予厚望,但依然还在探索阶段。从现阶段具体项目落地的情况来看,氢能在工业生产和储能中的应用更多一些,比较明确的方向是绿氢。“我们是做电解槽,这和是两条路线。”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报告》显示,2022年是全球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元年”,世界各国热情高涨,全球氢能领域的直接投资达到了2500亿美元。去年那些热情的投资如今正在转化成落地的产能。

  9月16日,龙蟠科技天蓝智能装备首台套1000标方电解槽设备“天蓝1号”下线,这离项目开工建设只隔了半年。今年3月16日,龙蟠科技全资子公司江苏天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年产1GW制氢电解槽项目在龙蟠科技南京溧水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于6月底项目竣工投产,如今首台套电解槽已成功下线。从开工到投产再到批量化生产交付,只隔了半年时间。

  8月30日,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国内首次规模化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的项目,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电解水制氢能力2万吨/年、储氢能力21万标立方、输氢能力2.8万标立方每小时。

  7月24日,天合氢能制氢设备项目签约。该项目首期计划总投资约7亿元,计划新建年产约200台套制氢设备的生产线。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销售额15亿元,税收超过1亿元。

  华体会体育

  光伏领域的龙头企业隆基也是氢能领域的重量级玩家。近日,隆基刚刚发布了全新一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ALK G系列产品。

  项目的密集快速落地,将带来氢能领域的产能跃升。《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12月,全球新增电解水制氢装机量约0.9GW,累计装机量约1.4GW,为2021年的2.8倍,其中,中国和欧洲分别贡献了总装机量的约40%和30%。预计到2023年全球新增电解水制氢装机量和累计装机量将分别达到4.1GW和5.5GW,较2022年分别实现455%和393%的增幅。《报告》还预测,在净零排放场景下,2030年全球电解水制氢装机量将达到720GW。

  随着制氢装机量大幅提升,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氢的应用场景在哪儿?会挤占等的生存空间吗?

  氢能具有许多优势。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氢在燃烧产热时唯一的副产物是水,不会产生任何碳排放或其他温室气体排放。这使得氢能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理想选择。氢的热值比各类化石燃料都高,能够达到汽油的三倍多、褐煤的九倍多。这意味着使用氢能可以获得更高的运输效率和更强的能量释放。

  从理论上说,氢能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氢能交通。氢能可以作为交通工具的动力源,如氢汽车、氢燃料电池飞机等;二、氢和发电。氢能可以作为能源载体形式用于和发电,在可再生电力为主导的电网系统中,氢能是一种理想的长期储能方式,可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三、氢工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氢气可以作为还原剂、保护气等用途,如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生产等。同时,氢气也可以用于制备高纯度氨等重要化学品。

  在诸多应用领域中,燃料是最被资本关注的,但还在摸索阶段。在国内已披露的氢能产业链投融资事件中,燃料领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根据CVVC(Crypto Valley Venture Capital)的报告,从2021年到2022年,中国在氢能领域的投资事件有139起,涉及投资金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燃料电池领域的投资事件最多,占总投资事件的35%。

  卓创资讯氢能分析师刘一君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加氢站建设与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稳步推进,国内加氢站数量已超350座,位居世界第一。1—7月,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超2600辆,同比增幅超60%。然而这样的数字,与汽车相比差了几个数量级。

  “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轻便、充电时间短等优点,在小型移动设备和轻型电动汽车等领域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主流的应用。而氢能源主要应用于重型运输、储能等领域。氢燃料电池在重型运输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力,例如用于公交车、卡车和火车等。氢能源和锂电池之间更多是补充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氢能源一定是人类终极方向,但短期内,个人不看好燃料电池。”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岳敏认为。不过,随着燃料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氢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或许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介绍,去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的系统成本3000元/kw,今年降至2500元/kw,预计到2025年将降到1000元/kw,2030年将降到500元/kw,届时氢燃料电池能够和传统内燃机展开竞争。

  绿氢,成为目前氢能领域更为明确的方向。所谓绿氢,是指通过、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氢气,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从化工领域用氢企业产量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22年合成氨产量约为6000万t、合成甲醇产量约8100万t,其氢气需求量分别达到约1059万t、1012万t,绿氢替代潜力巨大。从储能的角度来看,随着绿电成本大幅降低,绿氢在储能方面的应用空间也在扩大。而不论是工业生产用的氢气,还是在氢储能和发电方面,绿氢均有更明确的应用。制造绿氢需要电解槽,这也是为什么隆基、天合、龙蟠科技都在上电解槽的项目。

  “通过绿电间歇式制绿氢,然后经过一定的储存,形成连续性的供氢,这是将来‘绿电+绿氢’的一个主要应用场景,不过现在绿电本身的规模化应用也还在发展阶段,氢气的应用场景、各地政策的耦合还不足以支撑规模化应用。”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如是认为。在目前的阶段,隆基氢能业务集中在制氢环节,就是只把业务聚焦在大型电解水制氢设备这一个点上,对于储运和应用没有打算。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