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体会体育5月新能源销量解读:埃安创新高零跑、问界、岚图、极狐回暖

2023-08-15 23:08:0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由于3月份开始的价格战已经偃旗息鼓,再加上全国各地的天气逐渐升温,一般来说5月份开始,也进入了车市一年中的销售淡季。

  虽然是淡季,但比亚迪再度实现了20+万辆的交付成绩。5月,比亚迪乘用车销量23.9万辆,同比增长109.4%。1-5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即将突破100万辆。

  具体来看,由王朝网和海洋网组成的比亚迪品牌销量占据22.8万辆,腾势参数图片)品牌销量1.1万辆。今年比亚迪的销量目标至少要实现300万辆以上,目前年目标完成率已完成三分之一。

  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BAT格局(比亚迪、特斯拉以及埃安)的一员,埃安5月销量达到45003辆,同比增长114%,环比增长10%。这已经是埃安连续三个月突破4万辆。

  今年埃安的年销量目标是实现50万辆、冲击60万辆。截至5月,埃安的年销量目标完成率为33%。

  为了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5月,埃安也针对AION Y Plus、AION S Plus等车型,华体会体育面向部分消费区域推出了限时的购车全险补贴活动,活动截止时间为6月30日。

  理想再次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5月,理想交付新车28277辆,同比增长146%,再创交付新高。

  1-5月份,理想汽车累计交付已经超过10万辆,是目前唯一一个年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的新势力品牌。

  理想汽车方面表示,5月理想L7再次破万,成为了理想汽车的销量主力车型。5月底,理想汽车针对L系车型开启了OTA4.5版本的推送。

  哪吒汽车5月依旧稳定发挥。5月销量13029辆,同比增长18%。其中海外市场占据2024辆,哪吒GT的交付辆为1716台。

  5月31日,哪吒汽车迎来了第30万辆量产车型下线。对于哪吒汽车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要知道,当前累计销量突破30万辆的新势力汽车品牌并不多。

  5月,零跑汽车交付新车12058辆,同比增长19.7%,是今年来首次月销量突破1万辆。1-5月,零跑汽车累计销量为31293辆。

  从具体的产品结构来看,零跑C系列成为了零跑汽车的主要销量来源。5月,C系列车型交付超过1万台,同比增长超过38%,占比达到了83%。对于零跑汽车的品牌向上来说,这是个不小的进步。

  作为中国豪华纯电品牌销量冠军,5月极氪交付新车8687辆,同比增长约100%!自开启交付以来,极氪整体累计交付量已经接近11万辆。

  据极氪表示,极氪001平均订单为33.6万,极氪009平均订单金额为52.7万。6月份,极氪第三款车型极氪X将正式开启交付,新车的到来预计有望助力极氪加速回归万辆俱乐部。

  作为曾经的新势力销冠,小鹏汽车距离回归万辆俱乐部,似乎还有一定的距离。5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7506辆,同比下滑25.86%。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以来,小鹏汽车的月销量始终徘徊在7000辆左右。在这一销量局面下,小鹏G6的到来被视为缓解小鹏汽车销量窘境的拐点车型。

  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唯一一款拥有增程、纯电以及氢电三种动力解决方案的品牌,5月深蓝SL03交付新车7021辆。

  5月20日,深蓝已经开启了第二款车型深蓝S7的预定,官方预定价格为16.99-23.99万,新车同样将提供增程、纯电以及氢电三种动力形式,其中增程和纯电版本将率先推出。

  5月份,蔚来汽车交付新车6155辆,同比下滑12.3%。从具体的产品结构来看,SUV车型交付2396台,轿车交付3759辆。

  不难看出,以ET5为代表的轿车成为了蔚来的主力。不过,此前全新ES6已经在5月24日完成上市并开启了交付。在外界看来,全新ES6将是挽救蔚来销量颓势的关键稻草。

  问界的销量也逐渐迎来了回暖。AITO问界5月销量5629辆,同比增长12.6%,环比增长22.7%。1-5月,AITO问界累计交付量为21873辆。

  5月,AITO问界在重庆两江智慧工厂举行了第10万辆的下线仪式。下线仪式上,赛力斯集团以及华为明确表示,接下来双方还将继续加深合作。

  据岚图汽车CEO卢放此前表示,今年岚图的销量目标是在去年的基础上翻1-2倍。如果按照增长1倍估算,岚图汽车今年至少要实现3.8万辆以上的销量。

  目前来看,岚图汽车增长已有起色。5月18日,岚图针对岚图追光推出了限时开放7.2万元选装包的免费选装。这一权益的开放,有望促进岚图追光订单的增长。

  相比于部分头部新势力车企的成绩,极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极狐内部对于资深仍然有着务实和清晰的认知。

  根据规划,极狐二季度的目标是实现月销量稳定在2000辆,三季度再继续往上冲。在以场景造车为理念的推动下,极狐将陆续推出7款新品。

  从销量与排名来看,即便在淡季5月,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仍然交出了不错的答卷,但是部分新势力的销量压力仍然较为突出。

搜索